阅读此文前,诚邀您点击一下“关注”按钮正规配资官网,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,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,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~
声明: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,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,请知悉。
你能想象吗,浙江一位农民将要翻新鸡窝的消息,竟能让一群专家们兴奋不已。
因为他们等这一天已经等了十几年了!
难不成鸡窝里有什么宝贝?
还真是,里面有一件清朝的文物。
这是怎么回事呢?这个文物是什么东西?
展开剩余88%老农翻新鸡窝,墓志铭现世
在2008年的一个夏日,浙江嘉兴市王江泾新桥村的老农钱新观正准备翻新他家的鸡窝。
钱新观回忆起几年前的一次文物普查,当时的博物馆工作人员特别嘱咐他,如果要翻修鸡窝,一定要提前联系他们。
于是,钱新观决定打个电话。
钱新观拨通了嘉兴市博物馆的电话:“你好,我是王江泾新桥村的钱新观,我记得几年前你们来我家做过文物普查,说如果我要翻新鸡窝,最好先联系你们。现在我准备动工了,你们看是不是需要来看看?”
电话那头的工作人员愣了一下,随即兴奋起来:“您是说翻新鸡窝?我们等这一天等了十几年了!您能告诉我具体位置吗?我们马上派人过去!”
放下电话,钱新观感到有些奇怪,他不明白一个普通的鸡窝怎么会让博物馆的专家这么激动。
不到一个小时,博物馆的几位考古专家便匆匆赶到钱新观的家中。
随着鸡窝的拆除,考古专家们小心翼翼地开始挖掘。
没过多久,其中一位专家的铲子碰到了坚硬的石头。
他激动地喊道:“找到了!应该就是这里!”
其他人纷纷围了过来,小心翼翼地用手刨开泥土。
几分钟后,一块巨大的石碑显露出来。
他用手轻轻拂去石碑上的泥土,露出了上面的文字:“两广总督陶勤肃公墓志铭”。
随着挖掘工作的继续,墓碑被完整地清理出来。
这块墓碑上的碑文详细记载了陶模一生的功绩和经历,对于研究清朝历史具有重要意义。
陶模生平介绍
陶模,字子方,出生于1835年的浙江嘉兴府秀水县。
家里并不富裕,凭借着母亲的纺织手艺,一笔一笔的凑够了他继续读书的钱。
陶模也非常争气,在1868年考中了进士,从此入朝为官,仕途节节高升,从一个普通的翰林院庶吉士一直做到了清朝的二品大官。
这其中既有他清正廉洁,勤政爱民,深受百姓爱戴的原因,也离不开清朝大将左宗棠的举荐。
作为一名深知民生疾苦的清官,他喜民所喜,忧民所忧,始终把百姓放在心里。
比如在甘肃任职期间,正值地方发生大旱,饥民众多。
他积极向灾民分发粮食,并利用个人积蓄和官府资源设立粥厂、修建养济院,为孤儿寡妇提供抚恤,并减免税收。
除此之外,他积极推动水利建设、农业开发和灾后重建,所到之处人人爱戴。
而作为一名忧国忧民的好官,他积极维护国家主权,推动改革,具有前瞻意识。
比如他担任新疆巡抚期间。
当时,陶模面对的是复杂的民族矛盾和外部威胁。
陶模采取了一系列安抚政策,减轻田赋,鼓励各族人民团结合作,促进了边疆的安定与发展。
同时,他加强了军事防御,积极配合前线驻军作战,成功抵御了外敌的侵扰,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。
在陶模的治理下,新疆的农业生产得到了显著发展,边疆地区的社会秩序得以稳定。
特别是在面对英国和俄国对帕米尔高原地区的侵略时,陶模以坚定的立场和灵活的外交手段,迫使侵略者最终归还了被占领的领土。
这一胜利不仅保卫了国家的尊严,也增强了各族人民对清政府的信心。
又比如陶模任两广总督,兼任广东巡抚期间。
他倡导创办团练、操练新军、整治地方防务,并提出了学习西方警察制度的建议,显示出他的前瞻性和改革意识。
陶模在任期间,正值清政府内外交困之际,列强环伺,内政腐败。
陶模深知国家危机重重,多次上书朝廷,提出改革建议,希望通过变法图强挽救国家危局。
他主张停止征收杂税苛负、淘汰冗余官员、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制度。
这些建议虽然未能被清廷采纳,但显示了陶模作为一名清官的忧国忧民之心。
1902年,陶模因病在广州去世,享年67岁。
他的逝世标志着一位清廉正直的封疆大吏的谢幕。
陶模生前无私奉献,身后两袖清风,墓中无任何陪葬品,唯有一块墓碑上刻着他的生平事迹,供后人凭吊。
作为一位以民为本、清正廉洁的官员,陶模的事迹不仅是清朝历史上的一页光辉篇章,也是后人学习和敬仰的楷模。
墓碑发现曲折故事
而陶模的墓碑能够被发现,背后有一段颇为曲折的历史。
陶模去世后,皇帝追封其为太子少保,并给予他一个体面的葬礼。
陶模的墓地位于浙江嘉兴市王江泾新桥村,这里也是他的故乡。
墓地建成后,周围的一大片田地被划为陶家的土地,以示对陶模的尊敬和纪念。
然而,当时因为一些时代原因,他的墓碑被人打开,石碑也被挖了出来。
钱新观的祖父当时是陶家的佃农,负责照看陶家的田地。
由于当时没有保护文物的意识,村民们认为这些石碑不过是碍事的巨石,便随意处置了。
当时,钱新观的祖父正准备在田边修建一个鸡窝,由于石碑体积太大,搬运困难,便直接将石碑推倒,埋在了鸡窝的基底下。
这样既省去了搬运的麻烦,也解决了鸡窝的地基问题。
多年后,钱新观继承了祖父的房产和田地,对这些埋藏在鸡窝下的石碑并不知情。
直到1999年,嘉兴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进行文物普查,根据线索找到了钱新观的家。
博物馆的专家们经过初步勘探,确认了鸡窝下埋藏着陶模的墓碑。
当时由于种种原因,专家们没有立即进行挖掘,而是叮嘱钱新观在翻修鸡窝时通知他们,以便对文物进行保护。
陶模的墓碑在钱新观家鸡窝下重见天日,不仅是考古界的一次重大发现,更是一段历史的重现。
这块石碑见证了陶模一生的功绩和清廉为官的精神,也让人们再次感受到文物保护的重要性。
这次发现提醒我们,历史的每一片断章都是宝贵的遗产,值得我们用心守护和传承。
长文创作激励计划
参考资料:
12年前浙江一村民翻修鸡窝,考古队得知后激动:终于等到了-新浪网
发布于:天津市永华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